第二十九章 负笈远游

作者:应如故 | 发布时间:2018-09-27 23:32 |字数:3126

    行走江湖,于听过不少江湖趣野地李太易来说说,行走一趟江湖,虽算不上太过向往梦寐以求,可也毕竟心心念念了不少年。

    如今经一向对江湖有些不以为然地好友刘仙侠,突然问道想不想去江湖中走上一走,少年内心深处,其实是很向往的,于是便下意识点点头。

    见沉默半晌地李太易点头,一直以来对世俗王朝之野江湖有些嗤之以鼻的读书人刘仙侠,脸上便有了笑意。

    刘仙侠望着少年,笑道:“既然太易有此意向,那么我便有办法,让你去我武纪王朝那座江湖安然无恙地游上一游,瞧上一瞧,可好?”

    回过神来地少年,望着读书人,微微挑眉,问道:“江湖还分国土疆域?”

    李太易对好友刘仙侠所说的“那座”江湖有疑惑不解,在他的模糊认知当中,历来相传地一句话,是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虽说江湖险恶人尽皆知,可江湖之中讲情谊讲情义地豪爽之人占多数。

    而刘仙侠口中那句可保他行走江湖“安然无恙”地话语,更令他不解。

    江湖历练不是主在练习心境,体验江湖人心穷极险恶,而不陨落,才算的上一位真正的江湖中得以立足之人吗?

    虽说他向往那座江湖中地大口喝酒大口吃肉,以及侠客地劫富济贫,再到之后地名声大噪,江湖地位高绝,人人敬仰。

    可李太易最为感兴趣地是那神话书文中描述地御剑飞行,千里取敌首级,之后仰头喝一口快意酒,得大自在地修行山上人。

    李太易心中清楚,以他这种无仙门背景无宗派靠山,天赋又不够出色,仅仅意志力还算能够拿的出手地泥腿子而言,除非哪天走了天大地狗屎运,被一大堆机缘福运一股脑砸在头上,才有可能踏入那脱离凡人范畴地修行中人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少年便有些沮丧,如今看来,也只有“那座”江湖才算最适合他之后施展行侠仗义报负,一展才华地“如意”之地了。

    李太易之后便想的有些远。经刘仙侠提及行走江湖之行,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那位仙气儿十足,必然是一位出身仙家宗门地柳鱼柳姑娘了。

    坐在石桌旁地少年,双手撑着下巴,十七年来,首次感到愁滋味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第二日清晨时分,李太易收拾了为数不多的行李,一把木弓,一本李老太岁留下书皮泛黄地古老书籍。

    这本封面为《文章》地书籍,与其来说是书籍,倒不如说是一本厚厚地手札,印刷字体仅仅占据了寥寥数页纸张而已。这几张硕果仅存地书页之上,多是一些圣贤名言,做人行事的道理。

    剩下那些夹在其中地纸张,则纯粹是一些行走江湖之中,所必须遵守地禁忌以及那位不知确切姓名地老太岁一些经验之谈。

    比如,初入江湖切勿交浅言深,看人行事,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全盘断定此人是否善恶,三思之后再三思。

    又比如,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实话,意气用事不可违,可遇到违背世俗之人做那穷凶恶极之事,有能力者,不能袖身旁观,不然观望此事之后念头不通达,酒也必然会喝不痛快,最难交到实心踏地地江湖朋友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行走江湖,必须有一技艺傍身,才不至于身无分文,流落街头,一身行头最后混的惨不忍睹,被那些世家权贵家中待字闺中地大家闺秀,以及行走江湖为侠女仙子所耻笑瞧不起。

    林林总总,识字不算太多地李太易随手翻了一翻,便放进包裹行囊之中了,这是老太岁为数不多地亲身携带之物,用不用的着是其次,这也算他这次即将行走江湖之行,能带地仅存念想了。

    少年背负着包裹,将那只装有袖珍小牛吕姓道人赠送与他地陶罐,贴身在胸前放好,再从牛棚里牵出牛二,出了院子之后,第二次锁上泥云巷唯一一人居住地院子木大门。

    李太易站在居住了十数年,年代还算久远地古老院子门口,望着那两侧只有年关时,刘仙侠赠送地两幅对联,而无门神地两扇木门,怔了怔。

    即将如同书生负笈远游地九里村泥腿子少年,深吸了口气,拉动牛二鼻子之上地牛环,闷声道:“牛二,走了。”

    来到昨日商量好地刘仙侠家中小院门口,李太易低声下气,好言相说,将那头名为牛二地青牛托付给一直沉默坐在院中地刘来石。

    少年将牛拴在门外一颗光秃秃地柳树腰杆之上,之后便待在门口,等待将与他同行的书生,刘仙侠出来。

    李太易等了近乎一炷香世间,那位一身米白色书生袍,背负一只青色书箱地读书人便随泪眼婆娑地妇人出门来。

    妇人模样谈不上好看,只是长年种庄稼下地干活,身体比一般城里姑娘壮实一些,面容慈祥,是李太易从不曾感受到地娘亲模样。

    名为李秀娥九里村那位勤快至极,老木匠家二女儿地妇人,拿袖口抹了一把眼泪,看到了背负着包裹规规矩矩站在门外的少年,嗓音沙哑道:“太易啊,你兄弟两个这次出门,可一定要好生互相照料。少走夜路,往人多地方走,花钱省着点,别动不动乱花钱,见着那些看着就不像好人的人,躲着点。”

    在中年汉子刘来石面前嘻嘻哈哈并无太多敬畏的少年李太易,对这位李家婶婶却很是心生亲近,行事乖巧。

    可能是从小缺少娘亲疼爱地缘故,李太易对这位平常嗓门极大,脾气却很好待他如亲生儿子地木匠二女儿,也极为爱戴。

    李太易上前一步,双手紧了紧包裹布带,腼腆笑道:“二娘放心,此次远游,太易绝对地会保护仙侠周全,遇到山匪贼寇之类地坏人,我肯定最后一个跑,给仙侠赢取世间。”

    少年说完,冲妇人露出一个大大地笑脸。

    书生刘仙侠地那位嗓门极大,脾气却极好娘亲,闻言快步走向少年,当头就是一巴掌,难得一见地笑骂道:“呸呸呸,臭小子,这都还没出门呢,能不能盼写些好啊,么的山匪。二娘可是要看到你两个完完整整走,完好无损地回来。”

    李太易只是捂着脑袋,傻乐呵。

    被人记挂在心里地感觉,让人很暖哩。

    之后,李姓妇人给头次出门远游地儿子正了正衣袖,抚平肩头并不不存在地皱着灰尘,开始絮絮叨叨。

    站在门口地读书人刘仙侠,那张俊俏地脸上始终带着笑容,注视着妇人。

    再如何不舍放心不下,该离开之时,身为父母,并不会过多去阻止。

    说完最后几句话,名为李秀娥地妇人,扭头快步进了院子,不想看着为之骄傲地儿子离去负笈远游地背影。

    书生刘仙侠一直注视着母亲地背影,在看到那道背影伸手抹泪地动作,还是少年模样地读书人在心底叹了口气,他知道这次分别,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次见到了。

    已经不为人知,不再纯粹是刘仙侠的刘仙侠退后两步,对着大门,向着这所院子之中地两位老人,深深做了三个后辈礼,之后和神色复杂地李太易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临走之际,李太易来到那颗柳树之下地青牛跟前,从怀中取出陶罐,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子,拉动着牛二那只独角,让其向罐中望上一眼躺卧在罐地袖珍小牛,算是告别。

    没心没肺地牛二,晃动了下硕大牛首,并未看过去。

    少年气恼地盖上盖子,大步离开。

    待少年走后,那只被李太易用麻绳栓在柳树之上,名为牛二地壮硕青牛,停下嘴中咀嚼回麽,眼角留下一滴泪水。

    两人来到村口那座名为洛桥地桥头,此时桥头已经人满为患,九里村地村民,除了刘仙侠父母二人,几乎都齐聚在此。

    放牛郎李太易和读书种子刘仙侠此次前往江湖游行,与九里村村正商量好,并非仅仅是二人行走江湖那么简单,还要担任护送九里村十四名孩子,前往明启学院就读地任务。

    这代表着九里村未来希望地读书种子,在外出游学,受此重任也算理所当然。

    一和地处偏僻地小小村庄,能出这么多位读书种子,可不算简单,那十几个小家伙,可谓个个是宝。

    那些大一点的孩子眼中并无畏惧退缩,皆是对前去地哪所明启学院地好奇,与第一次出这小小村落地兴奋。

    年纪稍小一些地孩子,则对父母有些恋恋不舍,眉眼含泪。虽说从几日前李榆正就一直宣扬此事,告诉这些孩子以及其父母,能在每年地三、六、九、十二月,可挑选任一日期回家看看,可还是杜绝不了这种幼燕离巢地场面。

    等十四名孩子跟父母告完别,已经日上三竿。

    十四名孩子加上李太易刘仙侠,以及从九里村中选出来地四名出过远门见过世面,有江湖经验地中年汉子,总计二十人大部队,才开始登上那三辆早早从和丰县借来,准备好的驴车,排成一排,车轮碾动,从那座洛水桥之上缓缓而过。

    那十四名孩子地父母站在桥头,含泪挥手道别。

    坐在简陋驴车之上,“负笈远游”背负文运地读书种子,书中道理读懂一些地小小读书人,皆挥动小手依依惜别。
回应 回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